2013年9月14-15日,由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国际生物多样性计划中国委员会、国际科技数据委员会中国全国委员会主办,上海辰山植物园、中国科学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承办的第三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信息学研讨会在上海辰山植物园成功举行。来自中国科学院、台湾中研院等科研机构及高校的54家单位、一百二十位专家学者和科研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
9月14日上午,大会开幕式在中国科学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的报告厅隆重举行。开幕式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孙九林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阎保平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马克平研究员先后作大会特邀报告。会议期间,举行了CAS GBIF-China的启动仪式,孙九林院士、阎保平研究员、马克平研究员和GBIF项目官员柯智仁先生共同按动启动按钮。在两个半天的分会场报告中,共有48位专家分别就数字植物园、在线植物志、生物物种名录编制与应用、生物多样性文献数字化、标本数字化与信息共享、生态位模型及其应用和生命条形码信息系统建设等七大专题作了53个报告,与会学者、专家和科研人员针对生物多样性信息学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技术应用等方面展开了热烈探讨。
我园蔡邦平博士、研究员在数字植物园的专题会场上,做了“数字厦门植物园的实践与思考”报告,针对厦门植物园植物信息数据的调查、管理与应用,进行实例分析,并就数字植物园的发展方向进行思考,与植物园植物信息的科研与管理人员进行了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