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介绍
所在位置:首页 > 园区导览 > 景点介绍

锁云(郑成功杀郑联处)

万石湖东北岸有一巨石,上横刻“锁云”二字,系清康熙三十七年厦门海防同知姚应凤所题。相传此地即当年郑成功诱杀郑联之处。明末清初,郑成功族兄郑联因随监国鲁王入闽有功,被封为定远侯并屯兵厦门万石岩上。郑成功于清顺治七年八月中秋,以会师为名,设计诱杀郑联于此,兼并其水师,为在厦门建立抗清复台基地扫除障碍。该 处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了解更多+

天界寺&天界晓钟

天界寺为明末清初月松和尚募建。自古以来寺院每日清晨要敲钟108下,钟声悠扬,荡涤人心,以解“一百零八烦恼之梦”。“天界晓钟”是厦门旧“小八景”中的一景,也是厦门新二十名景中的一景。天界寺后巨石嵯岈,洞壑天成,洞中有石刻,为清乾隆时黄日纪所题。洞两端贯通,天风起时,声应洞中,山鸣谷应,啸声不绝,似虎长啸,故名。洞内外石壁有题刻多处,诗作数十。其中以黄日纪《仙岩四景》为最,以明朝征倭诸将诗最有价值,后者列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了解更多+

太平岩寺

经“石笑”前行,便是太平岩寺。寺下岩壁上有“极乐天”三字与“石笑”相映成趣,寓意太平岩寺佛地之极乐。相传太平岩寺始建于唐代,时兴时废,建于明朝之说应当比较准确,现有建筑为2008年翻建。此处景致古人早有所知,寺内外多处石刻可证。

了解更多+

太平石笑

厦门二十名景之一“太平石笑”由四块天然巨石构成,巨石两块相叠,一端贴合,一端张开,另两块巨石顶立,形成石门,自然构成“开口笑”的样子,石门右侧巨石上镌刻“石笑”二字,苍劲有力,书法上佳。此地地处太平岩地界,故得此名。石门背后有七言二句:“石为迎宾开口笑,山能作主乐天成。”

了解更多+

中岩寺

中岩位于万石岩和太平岩之间而名。前人诗云:“中岩地介两岩中,山径萦行一线通,行到寺前欢喜地,当前玉笏又凌空”。前句写位置,寺为中岩寺,山为中岩山,其下万石岩万石莲寺,又称下岩,其上太平岩寺,称上岩。中岩寺面积不大,傍山建寺,随势错落,主要寺院成眺望平台,视野极宽,“放开眼界”为此处景观特色。寺内一硕大孤石上有“玉笏”两字,是清顺治四年秋郑联手书。其石扁平光洁,巍然屹立,有如奏板,遂有“中岩玉笏”胜名。

了解更多+

郑成功读书处

太平岩寺的殿前有一海云洞。洞上有一八角亭,乃“郑延平郡王读书处”,当年,这里浓荫蔽日,格外清幽,郑成功曾住在太平岩寺,常到海云洞读书,谛听溪中泉水奔流。现此处已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郑成功后裔郑鹏云游太平岩时留诗于“石笑”附近石壁,题“游太平岩经先世延平郡王读书处”,诗曰:“石不能言口常开,读书深处有莓苔。草鸡莫问当年事,鲲海骑鲸去不回。”这里草鸡指郑成功,繁体字“郑”为“鄭”,故民间以“草鸡”、“草鸡大耳”暗喻郑成功。鲲海指台湾海峡,借“太白骑鲸成仙去”的典故,喻郑成功收复台湾,半年后病逝于台。

了解更多+

紫云得路

现雨林世界所在地旧称紫云岩,自古便是幽深雅静、草木茂密、磐石横陈竖立之地。明时此处建有文昌庙,主文运昌盛、功名利禄,然紫云岩寺香火虽旺却道路难行,直至清嘉庆十三年郑光沂在此辟路并于石上镌刻“紫云得路”四个字,既赞有路行之便,又寓读书人要努力学习以求功名。如今古寺已无迹可寻,只留隐匿于幽林道旁的石刻默默见证着时代更迭。

了解更多+

澎湖阵亡将士台

出得万石莲寺的山门,沿竹林小径而上,过海会桥即到达涉台文物保护单位——澎湖阵亡将士纪念碑,系福建提督蓝理为纪念清军在澎湖与郑克爽一战阵亡将士而立。门内原有将士亭一座,已毁,1998年于右侧重建。

了解更多+